资源简介:
《现代金融企业的核心元素》内容介绍:第1部分(1、2):与国际银行相比,国内银行在行员的穿着、外在举止、营业网点装修设计、硬件设施布置以及在沟通或文件上的英语表达能力存在差距;再与国内同业相比,提升银行的竞争力不止从“产品、业务”上体现差异化,还可以从带给顾客的“速度、主动、信任、企业文化”等内在因素来建设差异化竞争力。
主讲:
余世维,美国佛州诺瓦大学公共决策博士、美国哈佛大学企业管理博士、英国牛津大学国际经济博士后等世界多所著名大学客座教授。是目前中国最受欢迎的实战型管理培训专家华人最权威、最资深的实战型培训专家之一。被尊称为“华人管理教育第一人”,华人最为推崇的实战型培训专家之一。
第1部分(3):进入国内银行内部,我们可以考虑改变传统同工同酬方式,改用补强、转岗、汰换使每个员工根据自己的“岗位技能”安排适合岗位;从内部供应链上来看,死角、脱钩、夹缝等表现最需要注意;而对一个员工的考察要从4个立体角度查看更合理。
第2部分(1、2):那怎样进行银行变革呢?首先领导者的眼光与决心是变革成功的首要条件。必须从上而下,而且成立一个改革班子,并且一切组织设计应围绕顾客;还要做好组织系统对下一级别独立作战能力、集权与分权的平衡、自动有效的协调沟通。其次是重新思考作业流程,个别部门或步骤的提速效果其实有限,流程最需要“等速移动”和“直线前进”,必须解决“阻滞”和“重复”两个问题。
第2部分(3):银行变革的最终端体现就是重新思考服务意识。服务要有“美好的暧昧”,不是什么事情都一板一眼,把规章做死;不是什么问题都层层请示,来回折腾;不是什么规定都墨守成规,永远不变;不是什么手续都繁复耗时,不能简化。
第3单元(1、2):国内一些银行或许没有意识到自己银行发展进入了盲区和误区。首先,规模越大,不一定运营成本越低,也不一定利润越高。如何找到拥有“最佳利润”的“最适规模点”是银行运营的根本。长期来看,银行竞争力更要靠服务品质与人员素质。其次,金融产品和技术的过度优化并非能加强金融市场的可控性。任何金融工具脱离经济实体最终都会变成财富泡沫,金融风险的管理贵在“预警”,理智地拒绝诱惑,比兴奋的扩大运营要困难多了。
第3单元(3):很少有企业(银行)多角化经营以后,后面的事业比前面的事业更赚钱。失控通常来自于事业部门太多(有了死角)和战线补给太长(支援不济);每隔一段时间,银行应该重新检视一下自己的战略、产品、定位、客户区隔度是否契合。裁撤、合并、缩编、停业,没有什么不好意思,健康的存活永远第一。
第1部分:金融业(银行)的竞争力
单元1:与国际银行的竞争力比较
单元2:与国内同业的竞争力比较
单元3:银行内部的竞争力比较
第2部分:金融业(银行)的变革
单元1:重新思考组织系统
单元2:重新思考作业流程
单元3:重新思考服务意识
第3单元:金融业(银行)的发展盲区
单元1:运营规模、运营成本、运营效率的不正确关联
单元2:金融市场、金融产品、金融技术的非必然结果
单元3:多角化经营、控股兼并、海外分支行的少理性思路
资料预览图:
2.27 GB
302次浏览
股票讲座
966 MB
301次浏览
股票讲座
274 MB
302次浏览
人力管理
13.8 GB
303次浏览
亲子教育
1.19 GB
302次浏览
音乐舞蹈
4.44 GB
302次浏览
心理催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