自动发货>收到卡密后>用"QQ登录"方式到本站>在线充值它
资源导航

【分形创新】老产品怎样长出新生命

188次浏览

需要5点数下载(1点数=1元)

作者不详更新于2021-10-25 09:18:28

4.22 MB

类型:培训

Tags:

资源简介:

【分形创新】老产品怎样长出新生命——更多资源,课程更新在

资源,名师讲座课程简介:

【分形创新】老产品怎样长出新生命
1.分形创新
今天我们学习一个新的模型,分形创新。在我们8个模型里边,第二曲线和分形创新可以说是一对,如果一个规模型企业,你需要追寻第二曲线的话,这两个模型可以合起来学一下。分形创新是到现在为止,我个人最喜欢的关于一个创新战略的这样一个模型,迄今为止我没有见到另外一个模型,在这方面比它讲得更究竟一点哈。
那回顾一下我们全部的知识点,给它拈一下。我们创新有个原模型呢是S曲线,S曲线里面重要有两点,一个是破局点,一个是战略点,所以我们说一线两点三阶段这样一个状况。
但是任何曲线由于它会遭遇极限点,它会遇到增长上的窘境,所以为了取得10倍速式的增长,一个企业在后期一定要考虑启动自己的第二曲线,只有第二曲线能够取得10倍速式的增长。but有一个非常有趣的窘境,一二曲线之间有一个非连续性,在第一曲线做得越好,我越无法跨越第二曲线,这个力量非常非常的强,克里斯坦森,把那本书的书名都命名为《创新者的窘境》,都是这样的道理。我们几乎讲了很多内容,都是关于来解释为什么在这一块非常非常难的。
所以企业创新有一个两难困境,第一,如果不创新,等死,为啥呢?因为一定会遭遇极限点,就算你今天如日中天,你总有一天你的增长会停滞下来,对于一个上市公司来讲,如果你的增长停滞下来,意味着市场对你的估值市值也会下降。第二,如果乱创新呢,找死,第一曲线没有过破局点,你去乱创新,永远低水平里重复,就算第一曲线过了破局点,而很多第二曲线出来,如果它也不能过破局点的话,你也形成不了清晰的第二曲线战略。这就是企业创新的两难困境,就是由于两条曲线中间这样一个非连续性所造成的。
回到现实里面举些例子,不创新,等死。百度当年是BAT的老大呀,2011、2012年的时候是BAT里面市值最大的一个是百度,可是到今天为止呢,它的主营收入还是搜索广告,而搜索广告里边大部分还是来自于PC互联网,江山易改本性难移,它最赚钱的那一块还是这一块,你都觉得很难以想象哈。
比如联想,我们讲过联想的案例,联想也中间试过手机等等其他的第二曲线,但到今天,主要收入还是来自于它的起家的老业务个人电脑。
我的老东家是搜狐,搜狐当年是三大门户网站之一呀,但到了今天还是在门户网站这个领域里边,在互联网这么多年下来,新的创新领域、创新业务出了这么多,一个都没有抓住。所以那天我看搜狐的市值已经是几亿美元,我觉得非常的心里很难过。所以不创新等死,但乱创新呢又找死。
盛大早先是中国的首富陈天桥,做游戏的这个运营起家,但是盲目扩张,收购了很多,但又消化不了,没有长线思维,最后几乎全都失败了,连公司都卖掉了。
乐视也是新一波里边我认为是一个英雄般的一个企业,但是提出生态化反,多业务线齐头并进,就像有9个瓶子,然后你有只有7个瓶盖,你你你总有一天你会你会有一个出问题,全部就出问题了。
去年我们会发现各省的首富变了首负,其中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呢,加杠杆,加了杠杆之后呢,手里有很多的钱出来,然后去乱投资,什么投资呢?多元化投资,所有暴露出来的首付变首负的案例,你会发现全都是多元化的。而它的多元化的业务通常跟你的主业没有什么关系,要看到什么赚钱做什么,什么容易做快钱做什么,最后发现长久下来非常糟糕。所以你看,这就是作为一个企业的一个一个命运,很难受,不创新等死,乱创新找死。所以呢如何来顺利地从第一曲线迁移到第二曲线,我们给了两种方式。一种方式呢是我们上一个模型讲过的,我们叫创造性自我破坏,也可以简称为狭义的第二曲线。第二种方式是今天我们要讲的分形创新。
当然你可以说这是两种方式,也可以说是第二曲线的两个步骤,为什么说第二曲线两个步骤呢?你先这样来想哈,什么样的企业有资格去想第二曲线呢,第一个前提是你的第一曲线已经夯实为一个主航道了,要非常非常厚的主航道,你有自己的核心引擎,你才有资格去想第二曲线。那第二点第二步,你怎么去做第二曲线呢?是不是你就是规划出另外一个第二曲线,跟第一曲线去创造性自我破坏呢?不是的,第二曲线要从小长起来的。所以我们的建议是,它要从第一个主航道里边出来,那种创新我们称为分形创新,自下而上的多样性地去尝试分形创新,你看这是第二步。
第三步呢,其中一个分形创新得到市场上的选择,获得了10倍速式的增长,它过了破局点,这个时候企业注入了资源在它里边去,让它和第一曲线之间实现一种创造性自我破坏。
第三步,如果它成长起来,成为公司新的新的主航道,那它就自然而然就变成了什么?第二曲线。所以你可以说是两个方式,也可以说整个一个宏观里边的两个步骤哈,我们是可以融合在一起更好一点。
第二曲线呢,它更准确的表述是创造性自我破坏。市场之所以长期增长速度超过了企业,我相信上一节我讲得很清楚,因为市场是非连续性、破坏性思维,它可以用新兴的企业破坏过气的企业。同样我们也鼓励企业里边呀,也用新兴的业务来破坏自己过去的过气的业务和产品。
当然有同学会问来说,那我的第二曲线跟第一曲线一定是要互相PK的吗?那也未必。第二曲线如果是第一曲线生发出来的,当然也可以,那就算是它俩没有直接PK的关系,对公司而言,你肯定涉及到资源投入的问题,钱、人力、品牌等等,其实无形当中它们即使不竞争同一种用户,但也竞争等整个公司的这个资源的匹配,其实也一样,可以用到这句话的道理。所以创造性自我破坏就是这样。第二曲线成长起来,如果它们之间需要有资源等等对接的时候,你不要为了保护第一曲线,大哥闷死小弟,把第二曲线闷死。我们建议恰恰是相反哈,是这样一句话。
那创造性破坏是站在整个系统的角度,它有一点从上而下的一个视角。站在整个系统里边看子系统之间的竞争,还有一种从上而下的角度。那分形创新和它的区别是什么呢?分形创新是一种自下而上的涌现性的创新。那经常有同学会问,那创新到底应该自上而下,还是应该自下而上,可能是可以把它合起来来看。比如分形创新的创意是需要自下而上涌现出来的,但是我们认为啊分形创新有一个关键点,我以前没有过多地来陈述过,今天这个讲课的时候我想重点来陈述一下。
分形创新有个基础,一定要是第一曲线已经变成一个主航道,有重大的流量基础以及现金流基础,同时更重要的是,你有了自己夯实了自己的一个一个系统的内核,有一个核心的引擎,基于这样的核心引擎以及第一航道里面的流量的优势,然后自下而上地鼓励员工涌现出一些分形创新出来。所以如果没有第一航道的基础,也不会有这个分形创新出来,大概是这样的一个过程。
那好,我们一直是在讲在微观尺度讲创新哈,由于我们大家我们就活在这个微观的企业这个尺度里边去,当你活在这个尺度里边,其实你反而认识不了这个尺度的一些规律。我们把也话题变大一点,我抽离出来一下,一个特别特别大的尺度里边,帮大家拈出这个创新的pattern出来哈。什么尺度呢?从公司的创新到生命的进化,然后你会惊讶地发现,公司尺度的创新和整个物种生命尺度的进化有惊人的同构性。
谈到这个进化,我们会想起达尔文,所以我们在第一个模块的组合创新里边,我们说根基是牛顿的机械论,牛顿的还原论,而我们此刻这这堂课分形创新的根基,其实达尔文的进化论。达尔文的进化论呢有两个基石,一个基石是遗传变异,另外一个基石呢是自然选择。这两句话就是达尔文之选进化论的根基。
那当达尔文提出进化论以来以后,他当时也有人对他进行挑战,这个挑战跟我今天要解决的话题几乎是一样的。我们今天要解决什么话题呢,你挑战我说教授,我从第一曲线怎么能转到第二曲线呢?那同样大家有一个同构性的对达尔文的挑战,从一个物种怎么可能突然变成另外一个物种呢?如果你的眼睛的尺度放在物种的尺度,那么大的尺度,怎么可能从鱼就变成了一个爬行动物了呢,从物种怎么就变成另外一些物种了呢?所以这里边有一个问题需要我们来探讨,非常巧妙的一个视野尺度的变化,就解了这道题。
首先呢在进化里面特别重要的一个要素叫遗传,遗传是进化里非常非常重要的要素,遗传有一个要诀,使得自己这个物种的基因呀,它会复制得越多越长越好。遗传会保证本物种的长期的流传下去,就像本物种基业长青一样。
其实我们大尺度来看一个物种,很有意思,说一个物种从形成的那一天,一直到这个物种毁灭的时候,这个物种的基本形态、基本结构保持不变,非常奇怪,有的会上百万年甚至上千万年,这个物种保持不变,什么力量?遗传的力量。遗传,如果没有遗传这种稳定安全保守内聚的力量,物种早就毁灭了。所以先把遗传这个这个力量拈出来,让你touch一下哈,这是非常重要的一个力量。
那接下来我问一个问题,请你思考一下,变异和遗传是什么关系?尤其变异和遗传的尺度关系是什么关系呢?通常的时候呢,比如说这条我用遗传,用S曲线代表这个物种的遗传,因为S曲线是一个圆模型,任何物种的变化用S曲线也没有问题哈,那变异肯定也是个S曲线,那变异那条S曲线,这张图里你会怎么画呢?我请你另外画一条S曲线来代表变异,这张图里边你会怎么画呢?
通常大家会在遗传外面画一条变异曲线,对吧?哎,原来遗传是这样子的,那所谓变异你脑子一想,我就跟原来遗传那个稳定性的东西不一样嘛,我在它之外画一条线叫变异。
用我们今天的术语来讲呢,你把遗传当作第一曲线,你把变异当做第二曲线,这没问题吧?我想通常是是这样来想的。
在屏幕对面的你,我相信这样提出来,你大概没太没太大问题,但这是错的,错的。遗传如果是一个稳定不变的,变异是子系统上的变化。你看遗传对于是物种层面上的遗传,永远保持不变。一个物种从成立的第一天到物种毁灭掉的那一天,遗传都不变,它尺度有多大?而变异呢,变异其实尺度特别小,你要想想看,这个物种里边每一代生物繁殖的时候都会产生什么?变异。所以你看连物种里边每个个体繁殖的时候,就已经完成一次变异了,这个就是这张图非常非常重要,是解这道题的重要的钥匙。所以有两股力量,遗传的力量保持不变,一直保持不变,变异的力量是变,永远在变,在一个细微的尺度里边永远在变着,两个力量同时存在。这个时候加上一个新的一个公式出来,我们就能解这道题了。
这个公式叫变异加上选择会出来新物种,我们可以把达尔文的进化论,用这样一个简洁的公式把它来表达一下。什么意思呢?你再看这张图,一个物种的遗传曲线里边,个体每一代都在发生着变异,这个时候呢有一次自然选择的力量,所谓有自然选择的力量就是我们周围的生活环境发生了变化,发生了巨变。
当你变化到原有的物种都已经不适应了,那这时候呢有一个变异,哎,它就适应了新的环境。其他的其他的变异和其他的物种都毁都毁灭掉了,而这一个物种的这个变异它就适应了新环境,它由于适应了新环境,它慢慢发展起来,然后它们之间再进行进一步的繁殖,那个隐性基因就会变成显性基因,它就成为新的物种起来了。
这张图你看清楚了哈,这是非常非常重要的一张图。原有的物种尺度里不变的遗传里边,每一个个体的尺度无时无刻不在进行着变异。随着外在的生存条件的变化,绝大多数变异会死掉,其中某一个变异有可能被选择下来,然后进行正循环、正循环、正循环,这个变异本身就成为一个显性基因,它成为新的物种。哎,这个就解释清楚,我们从大尺度来解释清楚,如何从物种的尺度到了另外新物种,中间有变异这样一个连接点,我想我讲得已经很清楚了。
这个道理非常简洁,于是我们同构性地问到,我们再回到我们这个尺度上来,第一曲线和第二曲线什么关系呢?如果我把第一曲线的手段等同于管理,把第二曲线这个动作等同于创新的话,我相当于问一个问题说,管理和创新是什么关系呢?还有,我继续画这张图出来,通常呢第一曲线沿着第一曲线本身的渐进式的增长,那个动作我把它命名为创新,这没问题哈,我想表达的意思是第一曲线本身有个轨迹,它有KPI,你让它变得更好就行了。什么东西让你变得更好,那个动作定义为管理。Do things right。
哎,创新是什么呢?创新怎么画呢?通常大家会把创新画成这一条,哎,在原有的曲线外边我做一个创新出来,是绝大多数人对创新的理解,于是以创新的名义就出现了多元化。你这时候看第二曲线和第一曲线有没有关系?这里是没有关系的,我在我第一曲线外边,我做了一个创新出来,它完全可以跟第一曲线没有关系,这就是多元化布局,说你把它等同于创新,就是因为我们把创新的尺度等于管理的尺度了,错了。
所以我重新做一个概念的澄清,我认为这个概念的澄清微妙而重要,管理是整个公司尺度里边沿着第一曲线,把第一曲线变得更厚、更长,那个动作我们称为管理。管理有一个要义,让你公司原有的核心能力变得更强、更快、更多、更好。明白我在说什么对吧?这个叫管理。正是因为有管理这个力量的存在,使得公司有可能在长时间内保持健康增长,管理非常非常重要,如果没有健康的管理,第一曲线就会怎么样?散架了。就跟物种如果没有遗传这个稳定性的力量,物种早就灭绝了一样。所以任何一个公司如果没有健康的管理,它很难基业长青。所以管理就有一件事情,我要求我基业长青,更多的复制,更强的发展,它就是这一个要义。
但是我们讲创新的时候呢,创新不是这个尺度的,创新的尺度是它的子尺度,它的每一个动作都可以是创新的。我今天考虑做一点新的事情,我明天可以做一点新的不同的方式,每一个尺度都是创新的。在公司里边我大的是不变的,但每一个尺度里边必须有创新,所以创新是在子系统子步骤里边的过程,它跟管理之间是这样一个关系。这就非常非常清楚了。
在这种情况之下呢,创新反而可以让你的管理这条线呀更好、更长一点、更高一点,这样下去。在这个尺度之下,我我我们其实有很多创新,然后呢我们也给个公式出来,仿照这个进化论的公式,我认为几乎是完美的同构性。叫做创新加上选择带来了第二曲线,我重新画一下哈,同学们一定要抬头好好看一下这张曲线,微妙而正确。所谓创新发生在我们日常的每一个步骤里边,都会发生创新,它是基于第一曲线管理里边的自创新,这个时候呢你会有市场变化,当市场发生变化的时候,原有的第一曲线可能就不适应新的变化了,甚至大多数的创新也不适应了。但是由于你有了多样性的尝试啊,其中一个创新就被市场选择出来,当你被市场选择出来的时候,你就会注入资源,形成正循环,这个创新就慢慢慢慢稳定下来,它就会迁移变成一种稳定性的管理了。原有的管管理里边某一个子创新,被选择出来成为第二曲线,这个时候它还必须固化来成为什么呢?成为管理,要求自己的第二曲线变得越长越好、越稳定越好,所以是这样一个过程。
在这张图里各位看,第二条曲线跟第一条曲线有没有关系?它是有关系的。所以第二条曲线,我这当我讲第二曲线很也很容易被别人误解,很多人用我的第二条曲线为他的多元化布局来找合理化的解释,我完全不是这个意思。第二条曲线是从第一条曲线里边长出来的,第一条曲线里边有很多的子创新,其中一个创新它适应了市场的选择,然后它成长为独立的第二曲线。
所以这样情况之下呢,你整个里面就有基因一致性,内部的同构性啊,它就不会有之间的那样冲突的那个味道了。
有一个数学叫分形学,分形学讲的就是一个整体的结构和一个部分的结构具有同构性、自相似性,叫做分形学。最容易想的例子呢就是树,比如你看一个树,哎、树干、树杈,对吧,你看是不是这个结构的。你在这个树杈里边一看,它还是这个结构,一个树枝,然后两边这样子,甚至你到了这个叶子那里还是这个结构,这就是分形学,整体和部分具有同构性。
刚才你有没有注意到,我讲遗传和变异以及管理和创新,其实都是整体和部分,都是S曲线的同构性啊。所以我称这个创新给了它一个名字,叫做分形创新,它是一种基于达尔文进化论为根基的生物型的创新组织,是自下而上,从原有的曲线里边长出来的这样一种创新,你明显地感受到跟组合创新的味道不太一样了。组合创新是基于牛顿的机械论、还原论,是我组合出来的这样的创新,而分形创新呢是长出来的那个创新,有生物学的那个味道。然后呢它在原有的第一曲线整体和它的部分是同构性的,这叫分形,整体和部分具有分形性。其中一个成长为独立的第二曲线,所以我称它为分形创新
亚马逊的AWS是原本是亚马逊电商里边诸多创新之一,是基于亚马逊电商的一个创新,然后它独立出来成长为它的第二曲线。而亚马逊正是因为有了AWS第二曲线,所以它的市值才会超过万亿美金,成为全世界第一啊。如果没有AWS,它就不可能有今天万亿美金这么高的市值。但反过来我一定要讲,AW、AWS绝对不是贝索斯天才一般布局出来的,不是的,是原有曲线的供需里边长出来的。
我稍微回顾一下这个小故事哈,那当贝贝索斯做亚马逊电商的时候,他希望把亚马逊电商的结构尽量简洁化,不用传统的公司内部管理的方式,而是用一种复杂性思维的方式来进行管理。所以当地业务部门呢,向技术部门提供技术需求的时候,大家知道经常技术部门和业务部门会打架,任何公司都会这样对吧,有时候订单多了,有时候少了,供需之间会打架。所以贝索斯要求自己的技术部门说,一定要把你的技术啊API化,做最简单的接口,说让业务部门呢能够做到直接调用就好了,你听着已经是复杂性思维的这个这个这种方式了。于是那个AWS,原先给内部做这个这个技术接口以及这个存储器啊技术服务,就做了这样一个东西,就满足了亚马逊电商的内部需求,所以亚马逊电商实际上内部孵化了AWS出来,而亚马逊电商的业务量很大,它的流量极高,当它慢慢孵化出来的时候,AWS本身过了破局点之后,它自己就成长起来了。它体现为它不仅可以服务亚马逊,也可以服务第三方了。所以这个时候他顺势把它放出去,然后去服务第三方,慢慢慢慢这个业务就起来,就独立出来了。所以你看,它是从原有的业务线里边成长出来的这样的一个业务线。
还有一个公司美团,你用分形就很容易解释。外卖是团购诸多分形创新里边的一个,它成长为独立的第二曲线。再比如今日头条就更可怕了,今日头条被称为APP工厂,你猛然一看这绝对是个多元化的公司,不专注,可是事实好像它又很专注,用什么模型解释?其实分形解释也很清楚。它的第一曲线是今日头条,有诸多的创新,甚至创新里边还有子创新,抖音成长为独立的第二曲线,所以这个分形创新在这里面的解释力度呢就很强。
分形创新是混沌味道的创新,它打通了第一曲线和第二曲线的二元对立,它也打通了管理和创新的二元对立。通常我们认为这个对立性是很强的,而分形呢是一个动态的动作,把它给打通了。
所以每一个第二曲线,都不是从无到有创造出来或者布局出来的,而是从第一条曲线里边有机地长出来的,这个味道非常之美妙。
第二曲线创新,我绝对不是鼓励你放弃主营业务,去做多元化布局。如果你理解了这个分形创新,大曲线里有诸多的小曲线,我的观点恰恰相反。你为了让第一曲线那个极限点更高更长一点,你需要在每个步骤里面注入什么?注入创新。你在每一个步骤里面注入创新,可以让第一曲线变得越长越宽对吧,变成那个主航道就越宽,然后你的这个这个核心的内核越强。哎,然后呢其中某一个可能成长为第二曲线出来。
所以你看把创新和管理第二曲线、第一曲线打通了。所以呢创新如果是第一曲线外面的那种布局性的创新,不是我建议的,我特别不喜欢布局性的创新。现在环境变化越来越快的时候,我的建议是你应该站在外边,你把你所在的系统视为一个生命,它自己有自己的生命,让它成长出来那个味道。这也是KK在《失控》里边所讲的那件事情,你要做到无为,让你做的事情的本身变为一个生命,让它成长出来那个味道,其实是我想表达出来的那个味道。
那到现在为止,我基本上把分形创新的这个结构图讲清楚了,接下来我想讲讲一些执行上的一些方法论。分形创新的难度很大,不是每一个企业都可以来做分形的,也不是每一个创始人都有能力来做分形的,它难度大在什么地方呢?我们再把它跟生物进化做一个对比,你别忘了,达尔文进化论的第一个技术叫遗传变异,通常你想遗传变异这个词儿,你认为是一个词儿,你需要把它拆开,遗传是遗传,变异是变异,是我今天的讲法。遗传是一种自上而下物种级别的力量,一个稳定的力量,不变的力量;变异是自下而上,是一种涌现出来,天天在变化的那样的力量。先把这两个术语分开一下。所以呢如果生物进化这两点都要做得好一点,没有稳定的遗传,你就不可能有多样性的变异,所以遗传在此处的力量非常的重大。
讲到遗传的时候呢,遗传有一个中心法则和自指性。比如说你生小孩繁殖,你繁殖出来的那个长成什么样子是由什么决定的呢?是由蛋白质决定的,而蛋白质的遗传从上一代如何遗传到下一代,它最终极的那个指令是由谁完成的呢?是基因,基因是遗传里边那个最关键的那个最小环节,你可以说它是一个什么呢?你说它叫增长引擎都可以,核心引擎都可以,最最关键的环节是基因。然后这时候你挑战一下,啊,你说蛋白质的,上一代的蛋白质的指令如何到下一代是由基因决定的,那谁来决定基因从上一代如何转到下一代呢?因为基因也会从下一代再传到下一代,对吧。遗传学里边有一个到此为止的命令,我们称之为自指性,叫基因自己包含了如何解释自己的那个指令,这句话听起来很绕口,什么意思呢?就到此为止了。
基因决定了蛋白质如何遗传,它甚至也决定了自个儿如何遗传,这件事情通常是做不到的。因为你看,比如我站在这里边,我们常我做一个动作,你就知道为什么说做不到,我站在这个地方,我想拽着自己的头发把自己拔起来,你做得到吗?你做不到的对吧,但是在这里就做到了。基因就拽着自己的头发把自己拔起来,它就做到了。我们称这个动作叫做自指性,自指性是个神性法则,言外之意呢有了基因,我整个这个物种都可以源源不断地往下去遗传了,它有一种源头性的力量,生发性的力量出来,你明白我在说什么了吗?所以任何一个物种保持自己长期稳定、多多样地繁殖下去,必须有一个基因形成在那个地方,基因非常重要,没有这样一个基因在那儿的话,是不能完成物种的遗传的。所以分形创新,如果我们借用遗传这个道理的话,假如你想能分形创新,你必须有一个遗传的基础,它是自上而下的。第一,要有一个主航道,你并不仅仅是一条曲线,要把那曲线夯实为主航道;第二,要有一个核心引擎,你真正决定你遗传的是核心引擎,真正分形创新到第二曲线里边的决定性力量是里边的那个核心引擎,你才能够过去的。
所以通常大家把分形误解成什么呀,举个例子吧,比如说你做了一件O2O的某一个,比如说O2O上门洗衣服,我随便举例子哈。好,我在北京做成功了上门洗衣服这个业务,然后你说我把这个业务去推到东北,你这要不这叫不叫分形创新呢?根本不叫。而是你在这个业务里边一定要做成功,你这个业务本身要做到全国的,本身要做得足够大,要有流量池,我说的叫主航道哈,你要占据足够大的市场份额,自己有流量的池,你有现金池这样进来。
第二,我在这个过程当中,我要供给侧能力的升级,我要打造出一个核心引擎出来,我这个核心引擎支持了我上门洗衣服这个业务,然后我把这个核心引擎拈出来,以它为基础做第二曲线出来。这个道理你有没有听清楚?不是把我原来的那个业务直接铺到别的地方去,而是把核心引擎应用到别的领域里边去,这相当于把基因拈出来一样的一个道理。这地方类比起来略微有点复杂,但是我相信花点时间听,你应该知道我在讲的是什么东西哈。
所以呢分形创新的根基是两句话,第一句话是,一定要打造核心引擎,然后夯实主航道。所以我此前一直用第一曲线这个词儿,其实应该把第一曲线变宽,有一个护城河,它变成一个什么?主航道。所以你仅仅有一个浅的第一曲线,你是没有能力支撑分形创新的。只有第一曲线夯实为主航道,并且在这个主航道里我打造出一个核心引擎出来了,我才有资格做第二曲线。这个时候分形创新有两个基础了,最重要的基础我有一个核心引擎的基础,第二我有了主航道流量池的基础,然后就可以由下而上地多方面去尝试了,所以由上而下要打造这样两件事情,这是第一步。
第二步关键词我们可以类比为变异,变异是自下而上的,这里有三个要点。第一个要点是变异,自下而上,多样探索,尽可能找多样性。第二步呢,但凡有一个创新,它有很好的发展前途,你又把它变成一个独立小机构,变异创新的方式去做。第三步呢如果它过了破局点,那一二曲线之间要有一个创造性自我破坏,我们称为选择。所以这几步骤是自下而上来发生的。所以变异加隔离加选择等于新物种,它发生发生在第一曲线升为那个主航道之上,然后其中一个成长为独立的第二曲线。我这张图不知道各位有没有听清楚,这非常非常重要。所以如果我不把这件事情讲清楚,很多人会把自己公司内部的多元化,用分形创新来合理合理化掉。
2.案例:美团分形
如果我们这样讲清楚之后,分形创新和第一曲线之间的关系,我相信我就讲清楚了。为了让你更多的理解一下,我举两个小案例。
第一个案例呢又回到美团身上哈,我是的确花了很多的精力去研究美团。那美团的使命是我们让帮助人们吃得更好,生活更好。这两句话不但是它使命里的里面的描述词,也是业务的边界,它业务的边界被称为一横一纵,各位看一纵这里边都基本跟吃的有关系,一横里边也就跟它生活有关系。而这张图基本上美团自己描述自己了,使命和一横一纵的这个描述。但是我觉得这张图的描述不究竟,你看它这个太静态化的一个描述了,没有把一横一纵的关系说清楚,也没有把一纵里边一个变化的事情来说清楚,我觉得更好准确的描述似乎是分形创新,所以我没有跟王兴交流过,所以王兴本人是否认可其,我也不知道,但也没那么重要,我们借假修真哈,我觉得用分形创新来描述它似乎更好一点。你看,美团的第一曲线是团购没问题吧,我们把它当作第一步。第二步呢在在这个理论推演推演之下,第二步应该是什么呢?团购要怎么样?只有团购这条曲线是很难生发分形创新的,团购必须怎么样?哎,第二步是团购升级为到店,实际上是夯实了主航道,第二步夯实了主航道。第三步,主航道里边做分形创新。所以你看第二步非常关键,如果没有一个足够的主航道,你是做不了分形创新的,你的精力会乱,一下子把公司就会带乱了,所以你没有没有一个主航道的时候,就不要谈论分形创新这件事儿,你所做的很多工作都是为了把你第一曲线变成主航道而已,你这样来想,一是什么?
那时候一是这件事情。
这时候主航道里边已经有了自己的核心增长引擎了,有了自己的这个核心引擎了。基于主航道里边,把那个核心引擎应用到其他创新里边,我们称为分形创新。所以他测试了各种各样的创新,都是借用内部的流量、内部的团队、内部的方法论、内部的这个引擎,探视了几个创新,这是第三步,你看分形创新。我请问你此,这个步骤是自下而上还是自上而下的?是自下而上的,分了很多小团队,你去测试就好了。所以分形创新的这一步往往是组织创新,独立小团队,针对某一个新的机会,你去独立去创新了,但切记是跟我原有的主营业务是有业务关联度的。最后呢第四步,你会发现这几个都很成功,但谁挣最成功啊?外卖,所以外卖成长为第二曲线,外卖成长为第二曲线。那第二曲线就结束了吗?又不行,第二曲线又必须会怎么样?第二曲线又必须怎么样呢?夯实为主航道。所以第五步你看,外卖要夯实为新的主航道,这个时候那今天来看,这就是美团今天的业务了。第一航道是到店,第二行道是外卖,外卖里有它各种各样的基于餐饮的云计算,其实餐饮的这个供应链侧数字化升级已经是美团的下半场了,所以你看,第一航道,第二航道以及新的业务线,这么画相对就清楚很多了。你再看它的新的业务线,几乎就跟这个是一致性的一件事情啊,跟这就一致了。哎,一二三,你看下面的一二三,就清楚很多了。那我刚才这个梳理呢其实还是有点事后诸葛亮的味道,就算再合理,你觉得我也不知道怎么下手,还有一种天才的那种想法对吧?所以我更想点明白的是,为什么美团有能力分形创新呢?这是我们需要点明白的一件事情,你可以学习的事情。
2.1 打造核心引擎
我分两part,第一part,它之所以从第一曲线到了第二曲线,或者从第一航道到了第二航道,是因为有一个共同的通用的核心引擎,在这个里边。2010年底的时候,美团提出消费者第一商家第二,这句话也形成了既是它的价值观,也是它的增长飞轮。说消费者第一是它的那个增长的那个引擎,然后呢引来商家,然后交易额增长,再把它这样转起来。那这个时候你要问一件事情,如果消费者是第一,是它这个整个这个飞轮里边最基础的一个转动轮对吧?我怎么把它转动起来呢?如何让它初始转动起来呢?徐新说,王兴赢在一件事情上,叫做三高三低上,三高三低是我们读起来特别索然无趣的一句话,如果你仔细品,是他打造内在的核心引擎上的一句话,三高三低。
啥叫三高三低呢?王兴2012年就明白,我的业务的起点是消费者,如果没有消费者,用户是不会用我们的。然后你再去问,那消费者要什么呢?消费者要更低价,更高质的东西,一个低一个高看到了吗,一个低一个高。怎么做到低价格高品质呢?从运营上来解决,运营上又有一个要高效率低成本,你只有运营上的高效率才能低成本,运营商上的成本低下来,你的价格不就降下来了吗?大家听明白这个逻辑了吧?所以说第二叫高效率低成本。然后继续问,如何高效率呢就低成本呢?靠员工加班吗?靠嗷嗷叫吗?这是不行的。需要靠IT系统技术来提高管理效率,最需要高科技。但通常的高科技带来的是高毛利,他说我要高科技低毛利,又有一个高和低。这话什么时候说的?2012年。
苹果是典型的高科技高毛利,大家没问题对吧?亚马逊相反,亚马逊就是高科技低毛利,如果你想高科技低毛利还能赚钱,你必须规模怎么样?大,甚至要垄断对吧。由于你的是这这个这个低毛利的,恰恰竞争对对手怎么样?进不来。所以低毛利一定要时间长,你要必须实现这种规模性垄断性的市场优势才能行,对吧。所以他2012年的时候就看到了亚马逊的这个案例,所以对自己拈出三高三低出来。
我在说什么?王兴在很早的时候就看明白亚马逊的核心竞争优势,是他内在的这个运营上的一个东西。我们在下一个模型将会讲亚马逊的模型,贝索斯说,任何一个公司,任何一个组织,必须拈出自己的three big ideas,最最重要的三个原则出来。比如他说亚马逊的三大原则是什么呢?客户要低价,要快捷配送,要更多的选择。这件事情亚马逊20年没变,正是因为基于这三个事情,建立了亚马逊的增长引擎出来。各位看,在这件事情上,中国向亚马逊学习最好的一家企业,就是美团。所以贝索斯可以说是王兴的老师,所以三高三低是这样一件事情。
所以我们看得到的都是外边的各种市场运作等,我们看不到的他内在的那个引擎,内在的那个发动机,是它的三高三低。高科技低毛利,带来高效率低成本,再带来高品质低价格,用户需要什么?需要的是低价格高品质。
又为了让用户需要低价格高品质,你必须在运营上提高效率;我为了在运营上提高效率呢,我必须把钱投到科技上去。这个三高三低,是他把亚马逊的这个模式非常精彩地整理出来。所以我看了很多对他的这个这个评价哈,真正它的核心力量是在这一块。所以包括这个腾讯的前CTO创始合伙人,张志东也说,说王兴美团在对团购的本质理解上超过了所有的人,甚至超过了腾讯。
比如腾讯理解什么叫电子商务?认为流量是一,像我们大家一直想,我们也会认为流量是一对吧,我们都没有想到,其实供给侧的技术升级,所以高科技才是美团背后的那个大杀器。回到2011年的时候,在大家都投广告的时候,王兴已经开始IT研发,招聘技术研发力量。所以李志刚在《九败一胜》里面讲了这样一句话,王兴始终是一个相信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的人,通常这个行业科技的价值短期体现不出来,但长期而言,真正的竞争力是在科技里边去。所以这个案例又跟我讲拼多多的案例惊人的相似,先从需求侧起,先从需求侧的大众高频刚需着手,但最后夯实主航道的核心引擎,是供给侧的技术能力升级。
我在说什么?如果美团做团购的时候没有形成这样的核心内核,它就不可能打胜外卖这场仗,这是它的关键成功要素。消费者里边第一,商家第二,然后最后用连接端用供给侧的升级完成这件事情。这是它的内核。我不知道这个案例我有没有讲有没有讲清楚,他完全不是,然后我做了第一曲线团购,我觉得不行了,我再派一拨人去布局一个第二曲线,完全不是这个道理吧?是在第一曲线打造一个核心内核,这个核心内核也帮第一曲线成为一个主航道,然后我把这个核心内核支撑之下,也借用主航道里边那些洞见,我做出第二曲线出来了,这个东西才是一,才是关键,理解我的意思吗?这才是一,这才是关键,而不是创始人或CEO天才型的布局,不是的。
所以说所有人你想做分形创新的时候,你要看你的那个背后的核心引擎有没有拈出来呀,那个东西才是你的一呀,那个东西才是你的一,是你长期不变,值得投资进去的东西呀。
2.2 创始人的核心特质
第二点我想讲讲王兴本人创始人的核心特质。我看几段很有意思的话哈,这几句话你听起来怎么也看不懂,非充满了悖论,你用通常的理论很难解释。比如专注和多元是不是个一对矛盾对吧。所以财经杂志问他,你认为多元化和专注是什么关系啊?王兴说我花了很多时间在思考这个问题,在科技变革的前半段,因为风险非常大,所以需要小团队去探索。但是到了后半段,红利变小,整合成了释放红利的方式,这个时候多业务的公司会比单一业务公司更有优势。哎,多元化和专注,这个矛盾到底是咋回事呢,他用他的话来解释了一下。
又有一个悖论,一个公司应该专注的是变化还是不变呢?你看他又有一段很有趣的话。财经杂志问他,说听你同事说呀,你思考问题经常花很长的时间思考,eat better live better,你想了整整一年。王兴说,我总是花很多时间同时思考很多问题,使命如此之难,世界上只有极少数公司正确制定了他们的使命,我相信永恒的事情。你看这个人是个变化那么快的人,他居然说我相信永恒的东西,我希望使命像北极星一样,像指北针一样永远清晰指引你不断努力。所以我既要确定一个足够宏大的终极目标,live better,但同时你的使命要足够明确而具体,所以离我们最近的事情就是eat better。Eatbetter是我现有的那个主航道,live better可能是它新的未来的这个面向了。你看,变与不变。
我再用一个充满悖论的一句话,通常你看一个人有没有够水平,功力够不够高哈,他能不能处理悖论,处理矛盾的话。你看又出现了,边界与核心。记者问他说,美团的业务边界在哪儿啊?还是你完全没有边界,你什么都做。王兴说太多的人关注边界而不关注核心,你可以把边界理解成万有引力,每一个物体因为质量存在,它会产生引力,会影响其他所有物质。差别在于离核心越远,影响力越小,万物其实没有简单边界的,所以我认为不要为自己设限,但核心是非常重要的。我们服务什么人,我们为他们提供什么样的服务,我们如何给他们提供提供更好的服务,如何夯实那个护城河。你看,边界与核心。最后一个有限与无限,有一本书叫《有限的游戏和无限的游戏》,这本书对王兴影响还挺大的,他专门在他的饭否里边提到过。有限的游戏在边界里边玩,无限的游戏是跟边界玩,改变边界本身,有意思吧,有限和无限。当然过程和终局,记者说业界质疑啊,美团的业务看不到胜负的终局,也看不到规模性盈利的可能性。王兴说,其实你讨论边界和讨论终局都是一种思考角度,但这不是唯一的角度,哪有终局呢?实际上是一个过程思维,棋盘在不断地扩大。
我举了这四五对矛盾的案例啊,我几乎把王兴在饭否里面几千条话,我全都摘出来研究,我拈出这几对出来作为代表,跟你来分享一下。这话听起来很牛,但你觉得像玄学,像哲学、像禅理,你也听不懂,就觉得好像很牛,你抓不住一个主线,说他到底在说啥呢?啊,一会是边界和核心,变化和不变,过程和结局,专注和多元。这么多对悖悖论,放在一块揉,他想揉啥呢?其实他想打破一种二元对立,用什么样的思维打破这个二元对立呢?其实我觉得他刚才讲的一些,如果换一个模型表达,会比他表达的更清楚。他还是想在现象理论层面来表达,但是有一个模型,那个模型如果我们拈出来了,其实比他的表达更深刻。这个模型是什么呢?这个模型就是分形学,也是今天我讲分形创新,并不仅仅是看起来像分形一样,而是分形学背后就是一个数学,是一个哲学思维,分形学是一个神性法则的。
那有一个计算机学家,他研究了自然界里边的各种分形以后,创造了一个新的几何学,就叫分形。而且还用分形学就在计算机里做了个模拟,画出一幅特别棒的画出来哈,我给大家看看这个视频非常非常重要,我都建议你长把这个视频的原文更长一点,我截出一段,你你一直来看这个视频,你会把我今天讲的分形创新,你会彻底地理解的。它绝对不是,它不是事后诸葛亮式的摆设那里做,而它本身是一个神性的一个力量,你拈出这个力量出来之后,它自然而然你的外边的动作就是分形式的了。
分形是一个神性法则,将来在理念世界的时候,它会成为我们三大原逻辑之一哈,今天先露一下面。这是分形算法,z=z^2c。那任何一个输出,都会变成下一次的输入,这是非常重要的。我过去所有的一切都是我今天的MVP,都是为了下一步而已,一种这个临在当下的感觉,分形算法非常的棒。所以分形算法能够创造全新的世界,我为什么说它是神性法则?它已经不是简简单单的创新,而是创造了,创造全新的世界。
我们主流的观点呢,我们大家做事情,商业管理基本是目标导向的,我们认为未来是一。比如说一个企业说,我什么时候上市了,是我的一,你自己做事情也是一样,要以终为始,你立一个目标,然后现在朝你的目标走去,我们几乎所有的战略、管理都是建立在时间之上的,把未来某一个点视为你的终点,然后我现在呢奔着我那个终点去走。你想想看,我们管理基本上是不是这样一个味道。对你很重要的是something in the future对你是重要的事情。
但如果我们理解了分形算法,它是过程导向,当下是一,目标不是一,当下是一,过程是一,这个哲学可以称它为过程哲学。不是把当下的某一个目标设为我的一,而是90度革命。你会发现,事情和事情之间有一个缝,那个缝我们就称它为当下,然后临在当下,在眼下击穿阈值,这个时候就能创造新的世界出来了,我们称它为叫being present。所以非常有趣,临在当下这样一种听起来很玄的话,跟分形学刚才那个公式,完全是同构性的一件事情。过程导向,当下是一。这是我刚才用美团这个小案例,把分形学的核心引擎这件事情给大家介绍一下。
3.案例:头条系的分形进化
最后我讲一个案例,也是刚刚发生的案例,头条系,字节跳动的分形进化。字节跳动还没上市,但是据说它已经成为中国第三大互联网科技企业了,据传它最新的估值是1400亿美元,差不多仅次于阿里和腾讯。那它所有的投资人都相信,它将来能长成腾讯那么大的一家公司。所以在PC互联网的两大巨头是阿里和腾讯,是马云爸爸和马化腾爸爸,那在下一代里边目前成长最快的是字节跳动和美团。互联网和任何一个领域都是一样的,这个领域里要有明星级的存在,有明星级人物的存在,他们之间的竞争也罢,或者合作也罢,才能把这个行业做得很精彩出来哈。所以上一代是两个马爸爸,新生代呢是两个福建人哈,两个老乡,在做这样的一个竞争,非常有趣,真是非常有趣、非常精彩。这是字节跳动的产品线。早期是新闻资讯,从2012年,然后短视频,现在一堆的新兴业务出来,被称为APP工厂。字节跳动的业务表面看起来非常的复杂,假如我们用APP作为一个业务单元,你肯定会认为这家公司太多元化了,而在我们脑筋当中,多元化你容易失焦,有成功有失败。可是为什么这么多元化,这个公司现在发展又这么快呢,有没有简单的规律可循呢?我想我们用分形创新来梳理一下字节跳动的这个业务线。
3.1 主航道与核心引擎
第一part我想梳理一下它的第一曲线,其实梳理一下它的主航道和核心引擎这一块。这是字节跳动的这个APP。所以有一次李志刚去跟张一鸣对话,李志刚说,你们是多元,是不是多元呢?然后张一鸣反问他说,你觉得我们是多元还是专注的呢?李志刚说那当然是多元化了,你这么多东西哈。然后张一鸣说,没有啊,我觉得我们挺专注的呀。它有上百款APP工厂,而且独立的APP啊,不是一款APP里边有子应用,是独立的APP,张一鸣居然说自己是专注的,他为什么这样讲呢?我们带出他一段小视频哈。
所以这是一个看起来一个娃娃脸的一个年轻人,看起来比在座各位都年轻哈,已经是中国第三大互联网公司的掌门人了,他所在的企业也是全世全中国最好的海外化的国际化的一个公司了。他说不是多元他的解释是,我觉得它们是同一类产品,但即使是同一类产品也是多元的呀,还没有解释透,一定是在同一类产品共享了某一个东西,你才可以说它是不是多元的。
它的第一曲线呢是今日头条,但他在做今日头条的核心引擎是推荐引擎,推荐引擎是今日头条的核心引擎。他把今日头条从第一曲线升为第一航道,并且在这个过程当中这个推荐引擎越来越强,正是因为把这个第一引擎这个推荐引擎用到第二曲线里面去,所以一二曲线以及所有的APP里边共享了一个根,就是推荐引擎这件事情。
而且有意思的是你要再来看哈,我拿这个树比例就很像,是不是我新的多,APP出来越来越多,对我的这个核心引擎是消耗还是滋养?如果是越来越多,对我的核心引擎是消耗,它就是多元化的;如果越来越多,反而对我核心引擎是滋养,它就不是多元化的,大家理解我的意思吗?就跟那个树,你说我那个树叶越多,对我树对我的树根是好还是不好呢?好啊,对吧,它是它是互相滋养的一个作用嘛。哎,这个过程是很有意思,一定要记住我刚才这句话,这个案例就是这样子的。
他是2012年8月份今日头条上线,所以他的第一曲线是今日头条,今日头条的背后呢是一种个性化的推荐。所以早期的时候他做新闻客户端,他融资也很难。第一年的时候他号称有一个月呀他自己说呀,他去见投资人,一个月见了30多个投资人,说到最后嗓子都那个那个那个都失声了,大家一直问他说,你在你在做新闻客户端嘛对吧,三大门户都可以做呀,他也有编辑,有那么多的新闻源,如果你做新闻客户端,你怎么能战胜他们呢?大家只看明白,只注意它叫新闻客户端。然后他解释是说我做推荐,我说根据个人的需求我做推荐,这件事情大家根本理解不了。这是以前没有的一个新生物,人们用过去已有这个新闻客户端的方式来界定它。所以他反复说我不是因为客户端、我不是因为客户端,大家理解不了,包括业界的很多人理解不了。
大家不懂,大家就以为它是一个新闻客户端,所以你切记我今天讲的非常重要,你这个外壳这个外表外面有没有一个核心内核,那件事情才是最为重要的事情。其实内核是什么呢?早期在描述产品原理的时候,他就画了这张图。看起来今日头条是一个创作、分发、互动这样的一个平台,他们形成了这样的一个飞轮,对外呢一直讲这样讲这样一句话,哎,创作、分发、互动这样的一个这个这个信息平台。但他任何一个信息,这个轮里边有个核心引擎的,它的核心引擎是什么?就是推荐引擎。
但他任何一个信息,这个轮里边有个核心引擎的,它的核心引擎是什么?就是推荐引擎。正是因为在这个推荐引擎这个推荐算法的作用之下,才能转起来。
所以大家为什么去今日头条,你会发现,哎,它似乎你总会看到自己想看的东西,你为啥看到自己想看的东西呢?是因为它总会推送给你。你在他那儿呢你看了6条之后,你好像一刷,啪又6条,你再一看6条之后,啪一刷又又6条。第一,无穷无尽地刷,对吧,你只要想看无穷无尽。第二,似乎你越刷什么它越给什么,而且到最后事后它还比你都知道你想看啥。如果你今天想知道一个人的品位,你去看看他今日头条,打开的今日头条放在上面是什么哈,它比你都了解是什么。
所以他用这个数据,AI反馈的越来越知道用户需要什么,而在这个过程当中,它这个推荐引擎越来越什么?准,越来越准,就像我说,它是互相给养的一个过过程,是一个正反馈的一个过程。这个飞轮成为字节跳动进化的一个底层动力哈。你看分发这里边有增强互动效果,创作优质内容,内容里边文字、图片、视频、短视频,这个这个短内容都有。互动里边有社区、问答、转发、评价、激励,分发里面各种分发的方式,运营、推荐、订阅、搜索、社交等等。所以在推荐引擎这个核心的这个推荐算法,这个核心引擎里边,这三件事情的这个互动。互动出来之后,它其实它的主航道已经是包含多种分发方式的,叫通用信息平台了,我不知道有没有听清楚。
它的第一曲线是可以叫新闻客户端,是今日头条,而这个新闻客户端背后的那个增那个引擎是推荐引擎。那在这个推荐引擎的这个支撑之下,它已经从第一曲线变成一条主航道,这个主航道已经不是今日头条,而是叫一个通用信息平台了。所以这个过程你要了解了,作为基础才有后边的事,没有这个过程,是没有后面的事情的。
在长期的时间里边夯实主航道,打造推荐引擎。哎,我的内容越多,用户越多,内容越多,互动越多,我的引擎就越准确;我引擎越准确,吸引来的用户就越多,内容就越多,大概是这样一个循环转起来。
他说你看,我在做今日头条的时候还犹豫,要不要做更综合的东西,比如今日发现,你看今日头条,头条不新闻嘛对吧,头条,你知道的叫头条,其实是新闻。后来就觉得没必要,直接扩充就好了。我们用这张图可能更清楚一点,通用信息平台,里面分三类,一类呢是内容,然后分发和互动对吧,哎,创作、分发、互动。那甚至在这三个类里边,三个类别里面还有很多的分形,内容的分形有新闻啊、图片呀等等,分发的分形,有互动的分形,居然三层分形。这是头条这个结构,如果用这个结构来画,就相对更清楚了。 那三个里边核心引擎,这个核心引擎推动之下,全部加起来变成了一个什么呀?通用信息平台。
所以今天对今日头条最准确的一个定位,应该是个通用信息平台了。这件事情在中国似乎还没有过,似乎是第一例。而你看起来这么复杂的一个通用信息平台,它有没有一啊?有推荐算法,推荐算法是它的一。
而且你注意到没有,它比起腾讯和百度有个优势,你在它的任何一个产品里面成为注册用户对吧,你如果用它另外一个产品,它是不是打通的?是打通的。这件事情在腾讯都做不到,所以腾讯的两个产品之间会打架,我的用户或者你的用户,谁先长得快,而在他这儿是互相助力的,我是你的一个用户,等我到使用另外一个产品的时候,自然这个账户就打通了。然后呢我在你原有用我这个产品的时候呢,我有你的数据,你用新产品的时候我就不是冷启动了,冷启动很可怕呀,为啥可怕?我跟对你一无所知,我推荐什么给你啊,这不这不找着打脸嘛对吧。由于你用过我别的产品,我对你是有了解的,你用新产品的时候推荐率就会很怎么样?很准确。
所以我在说什么呢?这就是我刚才所讲的,当它有一个核心引擎,它和新业务之间,新业务越多对它的核心引擎越有滋养,而不是消耗。你这就是分形创新特别美妙的地方,很多创新是消耗自己母体的资源,我们看到大多数巨型公司的创新是这样子的,就是拼命地给新业务带流量,其实你每带流量都是对母体的一个什么?伤害,所以新业务起来要消耗母体的口碑和流量,消耗来消耗去,消耗来消耗去,最后把母体的口碑消耗没有掉了。而在刚才这个模型里面不是,为啥不是?就因为它有一个核心的引擎出来,我希望这个道理呢,我帮你拈出来,你搞清楚哈,这是第一条。
3.2 基于主航道流量和核心引擎的分形创新
第二条它的分形创新,它的分形性创新是基于主航道和核心引擎的分形创新。通常呢企业呢做APP有两个选择,第一个选择做一个单个超级APP,第二做APP工厂。因为你注意到美团就有点越来越像做超级APP,他甚至很想把摩拜和美团合在一起,我估计他现在都想把把点评跟美团合在一起的味道都有。你听明白了吗?一个超级APP。但张一鸣很喜不想这么做?张一鸣的思路是相反的,我做APP工厂。超级APP把用户所有的功能放在一个里边去,而张一鸣相反,我在原有的今日头条这个APP之下,任何一个子频道但凡成熟就分拆,但凡成熟就分拆,我到今天也不知道哪个更好哪个更坏,但很显然这是两个完全不同的两个思路。
张一鸣选择的思路是独立APP,APP工厂的思路,他的风格是这样子的,任何一个产品点,如果出现了令人惊喜的表现,就把这个点放大,然后拉出一个团队出来,做这个小产品。如果它做起来了,能够成为细分市场的巨头的时候呢,就把它给独立出去。如果跑跑不行,那就撤了呗,也没有太大的损失。你感受到这个味道了吗?
这就当时我们,我讲过这个这个这个什么叫产品那个创新,叫原有体系里边把某一个功能点拉出来,成为独立的新产品的全部,在这里边是系统化的体现着。一个点成型就变成一个团队,团队如果有数据增长的话就变成独立出去,假如再有机会呢就要把它变再大一点。那这背后的理论是什么?张一鸣想过这背后的理论,他说通常公司的做法是这种建构式的做法,CEO决策,所有的信息涌现给CEO,然后CEO来做决策,绝大多数人在干嘛?在做执行,叫control。但是在复杂性系统里面的关键词叫涌现,涌现不是CEO作为超级计算机,而是分布式计算的。各地有智慧然后涌现出来,如果是涌现就不是总部对你的control,而是根据你周围的背景来做决策,这是完全是复杂性思维,生物学思维的做法。
他说第二种做法里边有更多的人参与决策,让更多的想法自下而上地涌现出来,而不是以一个从上到下的战略分解。那这个过程需要中间的执行者一线团队,基于上下文来做判断,换句话说,我根据周围涌现出来的新信息做判断,而不是根据老大的指令来做执行。我不知道各位有没有听明白它背后的这个理论上的一个变化哈,这就是我刚才讲的。如果我们今天分析字节跳动,用传统的管理的方式根本分析不了,它是一种复杂性思维的背后哈。
为了给新的这个物种有足够的独立生存条件,字节跳动跟业务相关的职能部门只有三个,然后呢最大程度地去支持业务的独立发展。哪三个呢?技术、用户增长和商业化,这三个三个核心,就像我刚才说那增长引擎的核心,留存、拉新和变现,这三个核心是三个核心的职能部门。然后他每有新产品立项的时候,他又去了,每一个新产品立项,负责人就去三个部门去挑人,这儿挑一个,这儿挑一个、这儿挑一个,就成立一个虚拟的项目组。你看这三个项目组就很有意思,就表明一个叫五脏,麻雀虽小五脏俱全的那个味道就出来了,哎,去就去那里面来拉人。
如果虚拟项目组表现不错,固化为独立的团队;再表现不错,过了破局点,可以进化为独立的公司。他怎么判断是否有机会呢?数据,这个公司是个是个数据导向的公司,特别相信AB数据,数据化增长,观看人数、阅读时长的倍数增增长,是判断一个产品是否成熟,是否独立分拆的唯一的原因就是数据。不是张一鸣的判断,不是任何人的判断。他有一个理,我认为张一鸣的很大的一个思维是算法思维的,你这个数据的理性数据比他领导的想法更重要。其实这是一个资源配置的过程,不是像过去那种你争我抢似的内斗。有一本书啊就叫《复杂》,《复杂》里边讲在生物学里边建立资源就是这个算法,像生物黏菌一样,用最小的消耗建立最优的路径,你可以叫蚂蚁算法,很多蚂蚁去找食儿,最后它一定会找一个最好的一个路径出来的。
我看到现实生活当中能把这个用到极致的呢,这是一个例子,是一个非常非常好的例子。它有点类似于阿米巴,但跟阿米巴不一样的地方呢,它有一个强大的核心,每一个阿米巴都跟那核心是直接连在一块的那样的一个味道。用最小消耗建立最优路线的,那样一种蚂蚁算法。他们相信啊,只要这个法则是通的,我就不会漏掉重大的资源,只要我这么循序渐进出去,它就一定能够做出来;只要最后几个核心产品跳跳出来了,张一鸣只要负责几个核心项目组就好。
所以你看,比如说这个这个垂直内容领域里边分化出去了懂车帝、皮皮虾等等,是因为这个地方单维信息阅读量的10倍速变化。比如分发领域,有了这个悟空、微头条等等,比如说这个这个这个内容这个领域,分发出来了抖音短视频,都是这个方式来出去的。分发出去无数的这个这个独立的APP出来,但谁成长为它独立第二曲线呢?抖音。所以刚才第二part呢,我讲的是基于主航道和核心引擎的自下而上的分形创新。我希望我讲清楚了。
3.3 自然选择出来的第二曲线
第三part呢,我们重点讲它的结果。它有结果,已经有了第二曲线,而且这个第二曲线不是张一鸣天纵英才布局出来的,的的确确自下而上长出来,并且经自然选择出来的第二曲线,那这个例子就是视频领域。
头条系呢在2016年密集上线了三大短视频产品,抖音、火山和西瓜,他为什么2016年做了重要的战略决策,一定要做短视频,而且三个团队去做短视频?数据,数据。2015年底啊,由于中国手机网民用户6个亿多,Wifi使用率高达91%,加上4G的普及、屏幕的变大,短视频的那个基础已经具备了。2016年用户在短视频上消费时长是在图文和图文上的1.33倍。2016年前6个月,视频阅读量翻了将近3倍。各位看,2016年前几个月,短视频的播放量翻了3倍啊,翻了3倍。如果用我们以前的话,这叫什么呀?叫上帝给你干嘛?给你打电话了。2016年短视频的日均播放量比2015年增长了600%呀,很显然上帝打电话了。每一个战略转折点都会表表现出10倍速变化,每一个10倍速变化都会导致战略转折点。很显然张一鸣同学第二次接到了上帝的电话,短视频的风口来到了。
因为短视频从数据上看,已经10倍速式的增长了,所以短视频是一个前景光明的领域,是一件方向正确的事,2016年。其实他2015年、2014年也先后试过短视频,失败了,但失败了呢看了这个数据之后呢,还是觉得这事是对的,所以在战略上来讲的时候,一定要进到短视频领域里去,而且一口气当年的5月份、9月份、12月份,三个独立团队上线了三款独立的视频产品。为什么要上线三款独立的视频产品呢?对标当时国内外已经成功的三个模式。火山其实是对标的是快手模式,UGC;抖音当时对标的是一个中国的团队,在美国做的Musically,不是对标快手;然后呢西瓜对应对应的YouTube。
所以在那时候他说第一你看,短视频一定得做,市场起来了。第二,全世界范围内哪些短视频的模型出来了呢?噢,这三家,然后呢三个团队呢分别去做,哎这样去来推这件事。
逻辑上很好,听起来也很美妙。but前9个月数据表现非常糟糕,这个时候又体又一次体现出顶级CEO的战略定力了。通常的创始人会这样想,你看我们今日头条是做图文起家的,我的搜索推荐引擎用在图文上很有效。但是我以前做视频,上一波已经失败了,这一波又没做好,即使我对标了三个顶尖的,我还没做好,那恐怕是今日头条没有做短视频的基因了,我就放弃吧,大多数会这么做吧。你知道今日头条张一鸣这时候这时候做,这个想法完全不一样。我们有一个领教任鑫,任鑫的一个同学在当时这个决策的这个场景里边,他说,当时张一鸣是这么想的,逻辑上正确的事情一定是对的,而且还有别人已经验证过了,我们的数据差,只能说明我们没做好,而没有说明这个事儿是不对的。那时候我听到这句话的时候,我身上就跟被电给击了一样,非常非常的有一个鸡皮疙瘩起来一样。一个年轻的新生代的,有战略定力,基于逻辑和理性思维的一种新生代的创业家领袖的那个味道出来了。逻辑比事实更重要,逻辑上成立的事情,事实上叫一定能够成功。
然后接下来他不但没有裁这三个团队,而且又调了更高的团队进去。比如他在某一个主业务线的一个技术的二把手,他直接越级把他调过来,派到一个视频团队里面去,而且去市场上砸大量的钱,去挖人回来做这件事,投入10倍多多的钱来做这件事。
所以大家再回忆一下我讲过的破局点,有两个步骤。第一个步骤要识别破局点,已经识别出来了对吧。我说过第二步更重要,叫击穿破局点,击穿破局点往往需要10倍速的资源,你才能击穿破局点啊,在这案例体是否体现了?往往第二点更难,他做到了,非常非常大胆地做到了。结果呢?结果很漂亮。
2018年4月份,你看这张图,2018年4月份是今日头条也就是第一曲线的极限点开始下降。而在这个时候,字节跳动的第二曲线抖音超过了第一曲线今日头条,实现了第一曲线和第二曲线的交接,非常漂亮吧。请你试想一下,如果这个时候张一鸣没有做视频,今天还有字节跳动吗?记不记得2018年今日头条遭受多大的危难,对吧,停更、广告下架等等,社会新闻给下架等等。然后你看抖音的进展,指数级的进展,指数级的进展。如果没有抖音,没有这个战略定力的话,今天根本就没有字节跳动了。你想一下第二曲线有多么重要。
今天其实它的视频类在内部的用户占比已经到了84%了,84%,然后字节新闻里边42%,所以它已经完全地成为一半以上了。但是我们再把尺度放到抖音上,今天抖音很成功了,那最早呢,抖音一开始的团队看起来不起眼,产品经理呢第一次当产品经理,设计师第一次来做整体设计,写coding的是研发应届毕业生,运营的呢是个实习生,但是大家快速成长起来。所以我跟你讲啊,一个人假如想成长速度最快,一定要跟着事儿走,事情大了,你就跟着就成长起来了。
当年负责抖音的那个那个产品经理,当年总经理吧张楠,我记得那时候我看到就跟个小姑娘一样,但现在看到他已经是字节跳动中国区CEO,已经是个国际范儿的一个CEO了。为什么这么快速地成长?跟着业务本身起步的成长,这是非常非常重要的,跟这事儿来成长。那张楠就说,那时候也就是10个人的创业团队,行就起来,不行就干掉嘛,这符合他一贯的这个蚂蚁算法的策略。
一直到2017年年底,无论在内部还是外部,抖音都不是最大的,即使内部也是三个里边相对来讲最差的一个。但是随着技术的优化,从它的留存越来越好,资源越来越多地向它来聚集,突破破局点是2018年春节,2018年春节就在那短短的几个月时间里边,它就像火箭一样上去。大家如果有回忆的话呢,抖音是2018年春节,大家城里人回到乡下的时候,其实是把抖音带到线下去。然后大量地买广告,能买的广告全部买下来,那个时间是它巨大的一个时间,过破局点之后那个快速地攀升起来,是那样一个时间。在那之后呢抖音已经是个独立的一个互联网公司了。
很有趣,同样的4月份,2018年的4月份,同样的时间,今日头抖音在内部超越了今日头条,抖音在视频领域里面也超过了快手,成为行业第一名,也是发生在2018年4月份。你看这张图,所以春节,在这样你看春节之前对吧,春节之后火箭一样跳了上来,你看这张图片,火箭一样跳深来。
也就是过了破局点之后,张一鸣和张楠这个团队非常狠,机会到了,大大地去投广告,去买这个用户进来,非常疯狂地把用户揽进来,就发生在那个时候,非常非常的疯狂。
然后快手,快手说原本以为他已经是头把交椅了,没想到突然出现了抖音,也很有趣。他原以为今日头条里边的那个火山是对着这个这个这个这个快手的,火山还去农村开了发布会,做了10亿的这个推广费,要农村包围城市啊,要要要战胜这个快手啊。结果那个方面没有起来,反而抖音城市化起来了。抖音和快手之间还真不是低端颠覆,它原本那个更低端的颠覆是这个没没成功。但抖音呢你看这两个两两个这个这个这个,快手是记录生活,如果你去快手里边你看到那个味道对吧,老铁666啊什么什么的。抖音呢是记录美好生活,它是城市里边的孩子,在一二线城市,它抓的是时尚。那个时候快手的是农村,但在城市时尚这里边呢没有人,所以错位竞争是一,低端颠覆是错位竞争的一个选择路径。当时恰恰在一二线城市时尚人群里边留下一个空白的。
Musically是干啥的呢?Musically有音乐的味道,是在美国迅速崛起,它就有一种时尚范儿,他把这个味道加上中国特色呢在中国做起来。所以你看,抖音一开始做高清视频加上高清音频,让用户体验一下子拉开了身段。所以你会发现城里的小姐姐在抖音里玩,那个乡下的老铁们在快手里面玩,到今天两个风格还是很像的,还是很这样的一个风格哈。到2020年3月20号的时候,抖音日活4个亿,快手日活3亿,所以已经是中国第一和第二这样的一个领域了。
所以抖音能够在内部实现了第二曲线,对外也实现了一种这个颠覆性的创新哈,真是一个奇迹性的产品。然后2020年3月20号,抖音总经理张楠也被升职任命为字节跳动中国的CEO。所以这就是一个算法,这个产品经理做成了,他成了公司新的希望,成了全村人的希望,也成了全村的村长,也成长起来,你看从这个领导力培养上也是一样的。
3.4 世界级的字节跳动
第四呢,我想再说一下字节跳动这个公司哈。如果说它的第一曲线是今日头条,第二曲线是抖音的话,它的第三曲线已经是国海国这个这个这个海外化了国际化了。我现在没有最新的数据,可以帮我查一下,今日头条海外的数据占比量已经是日渐加大了,我相信它的目标一定会希望海外占这个数据占据一半以上。你看他之前的使命是什么?它最近变成了一个英文词,变得有点这个高大上,但它一直以来的使命是这句话,在全世界范围内促进信息的创造和流动。所以信息的流动,其实是它的主航道分发,信息和创造代表了它的分形业务等等哈。
所以你看,提高信息分发效率是今日头条的使命,那这句话就充满了杀气腾腾,它绝对不是同维度里边,而是有一条扎进去。他说什么扎进去呢?只要能够让分发效率变得更高的内容缝隙,就是今日头条应该覆盖的领域。这句话的背后是什么意思呢?一切需要提高信息流动效率的行业,都有可能被今日头条改变。因为在此之前,一切都几乎是人找信息的,效率低,它的推荐引擎就是信息找人对吧,它但凡没有被这改变的领域,都应该被改变。然后下面一句话,百度的搜索,腾讯的社交,阿里的电商,本质上都是一种信息分发方式,本质上这三家都是带着PC互联网时代人找信息这个效率,而人找信息很显然是低效的。今日头条推荐算法的本质是让信息去找人,所以这句话的背后是,所有这一切领域都是可以今日头条可以走过去的那个领域,杀气腾腾。所以今天的今日头条字节跳动已经成为真正的互联网公敌了。
我们看2018年到2019年,移动互联网巨头APP的用户使用时长占比,这是2019年、2018年,你会注意到腾讯系历史上第一次下降了,腾讯系历史上第一次下降了,谁增加了呢?字节跳动系增加了,成为第二。
在字节跳动出现以前,腾讯基本上占了中国互联网一半的流量啊,被字节跳动给逼着流量下降了。你要对于那种巨量体量的公司来讲,增长是它非常重要的,因为它盘子太大了嘛,需要有增长它才能翻倍嘛,它不但没有增长,反而下降了。
再看今年2020年2月份和1月份的对比,腾讯系基本没变,我们看头条系一个月的时间涨了1%,所以今年一个月的时间头条系涨了1%,APP使用时长的占比。从广告上看呢,2018年的时候,字节跳动的广告收入已经是BAT之后最大的了,今天我估计它可能变得更大了,你看2018年的时候,阿里是1300亿,百度是800亿,腾讯是580亿,字节跳动是500亿。你看今年呢,2019年的时候,据说字节跳动的广告是1200亿人民币。你再回到刚才那张图里面去,我估计它应该第二或者第三了。
2019年,我们一直说2019年是最差的一年对吧?你看2019年跟2018年比较,它涨了这么多,非常可怕,每年的增长都是不止double了,为什么能够这样?核心原因就是你有你有了一个核心引擎,然后跟流量之间APP之间形成了一个什么?正反馈,所以你要延迟满足感,早期的时候一定要打造这个东西,它转通了之后那个增长速度是非常快的增长速度。
抖音在2020年4月份,全球苹果APP和谷歌里边的金额7800万美元,第一次超过YouTube,成为全世界单个APP收入最高的APP了,超过了YouTube。然后从这个用户数上,Tik Tok也就是海外海外版的抖音,它独立出去叫Tik Tok,Tik Tok的用户数超过10亿。所以字节跳动除了苹果之外,全世界唯一一个在中国和中国以外用户数都过亿的科技公司,也就是说中国互联网公司除了张一鸣之外,没有任何另外一家他在海外做得有这么好,所以我说海外国际化成为它的第三航道了。无论收入上看,还是这个这个数量来看,都上去了。
到今天为止,我认为中国企业海外国际化最好的有两家,一家是华为,华为的收入50%以上在海外,另外一家就是张一鸣。而张一鸣按道理来讲,互联网是最容易海外化的,因为用户数是这个网络效应嘛,奇怪的是第一代BAT没有一家做到这样的成就,第一家BAT没有一家做到这样的成就,而张一鸣作为新生代的把国际化做到这样的大的成就,他自己亲自担任字节跳动全球CEO,主要就要推动国际化的业务这个成长这个方面,非常非常的这个令人了不起。
而且字节跳动还有一个特点,是所有其他新生代的创业者里没有的。大家知道今天那个BAT里边的这个两个马爸爸都都做投资嘛对吧,说新生代的企业你为了拿战略投资,要么拿腾讯的,要么拿阿里的,换句话说要么拿马爸爸的,要么拿马爸爸的,对吧,两个都是马爸爸。都是,美团也是啊,滴滴也是啊,拼多多也是,快手也是,对吧,京东也是。你看,字节跳动是唯一一个既不姓马也不姓马的,唯一一个,在所有BAT的之下,然后自己在一个,因为不是跟你平面去竞争,而我找到一个点扎进去,把自己做大的一家呀,唯一一个呀。而先是跟百度作战,其实这场战争今天已经结束了,对吧,可以说是已经结束了,在搜索上竞争。然后现在在跟腾讯在IM上进行竞争,你几乎可以预测,他下一个主战场可以跟淘宝在进行作战了,字节跳动有没有,抖音有没有推直播电商啊?已经开始做这件事情了。所以你看这个雄心和勇气是非常非常令人钦佩的。
最后留一点点小视频,张一鸣讲一下认知这件事哈。
张一鸣说,其实我们来看,一个企业特别重要的呢是提升你的认知能力。其实资源呀、人才啊,都不是最主要的。老大对一件事情的认知,认知的深度这件事情是特别重要的。所以我相信刚才我讲的这个几个小案例,你应该清醒地理解一件事情。怎么提高认知深度呢?当你无法做好选择和判断的时候,要离远一点,用更重要的原则、更长的尺度来衡量,这样就清楚了。在所有的判断标准里边呢,张一鸣非常相信生物学,高中的时候参加生物竞赛,看了一本北大老师写的《普通生物学》,对我影响很大,生物从细胞到生态,物种丰富多样,但背后的规律却非常简洁优美,这对于张一鸣创造企业系统,有很多可以类比的地方。
所以你看今天我在讲什么?我就把生物学里边的那个变异加上选择等于新物种,类比为创新加上选择等于第二曲线。所以这个分形算法几乎就是企业里边新物种产生的算法类比过来,多么简洁优美呀,多么简洁优美的事情啊。
所以张一鸣最后说,这个时代也许是进化论的最好证明,有史以来第一次人类不靠任何天然之物,而是用智慧和算法,用0和1就构建了一个全新的叫互联网的世界。所以他的思维很有可能最好的描述叫算法思维哈,非常棒的一个想法。
好,小结一下我们今天讲了什么。我给了大家一个公式,创新加选择等于第二曲线,创新和管理之间的关系不是并列的关系。
管理是让一个企业稳定的越长越强,不变,内敛一下也好,创新是一个相反的力量,但它的尺度很有趣,创新是管理的子尺度。在第一曲线里有很多创新,经过市场的选择,其中一个创新成长为独立的第二曲线,当它成为第二曲线的时候,它就又创新要改为管理了,让它继续变大,然后它本身又有其他的子创新出来。
所以我提倡第二曲线创新,绝对不是给多元化布局提供一个理论依据,它是生物学上的意义。第二曲线是从第一曲线之中长出来的那个味道,我称它为分形创新。而且跟以前的课不一样,今天这节课呢我把分形创新的关键点我拈出来了,你猛然看起来分形创新是自下而上的一种创新,但它的基础是要有第一曲线生长为主航道,在生长为主航道过程当中,你要打造一个核心引擎。
所以分形不分神,那个神就是指的那个核心引擎,他把它应用到第二曲线里面去。如果没有第一曲线变成主航道作为流量支持,如果没有你打造出来的那个核心引擎作为内在的引擎,你是根本打造不出第二曲线的,你那只是一个多元化布局而已,我非常不欣赏这样的做法。所以分形创新貌似很容易,但其实挺难挺难的。
好,最后惯例呢草莓时刻,今天这节课程哪个点touch到了你,请现在互动区里面写出来,帮助一下我们其他同学。留一个课后思考题,难一点哈,如果你公司已经是个规模性的企业了,已经有了第一曲线,能不能用分形创新规划一下你公司未来的创新战略,有个1234条,这样一种规划出来哈。我相信我今天讲的东西,其实你略微改造一下,你星期一第二天到你公司里开公司管理会,其实都是一个很好的一个思路了。
最后,我讲的可能都是错的,新兴的事物正在探索过程当中,仅仅给你一个启发而已。好的,分形创新的课今天就结束了
本软件是会员软件,如果你是会员,请登陆。如果不是会员请注册
现在仅需¥5点数
市场价 ¥482 立即下载 点数购买规则 报告下载错误

资料预览图:

用户评论

   

评论摘要(共 0 条,得分 0 分,平均 0 分)



用户名:

分 值:100分 85分 70分 55分 40分 25分 10分 1分

内 容:

通知管理员